
技術知識
交流電機的控制電路分析
分析一:
C1與電位器R1組成一個可以調節充電的網絡,當C1上的電壓建立起來后,即可通過雙向二極管的導通,使可控硅導通,形成電機的交流通路;C2和R2組成高次諧波的泄放旁路,R2為限流電阻,保護C2不被擊穿。
如果在可控硅的控制極與陰極之間,串接一個小固定電阻加電位器,調節分流電流的大小,從而改變可控硅的導通角,就能實現電機的調速。如果把電機換成節能燈就不適合用這個電路了,原因是節能燈本身帶有開關電源,電壓調低了可能就不能正常點亮,再一個就是節能燈大多數沒有調光功能,所以也不需要調光。
分析二:
R1主要作用是調整可控硅的導通角,在R1最大的時候還有關斷可控硅的意思,有開關的作用。兩只主可控硅交替導通,一個的正向壓降就是另一個的反向壓降。R2,C2是阻容吸收電路。
分析三:
電位計R1調整可控硅 的相位角,當C1電壓超過雙向二極管的擊穿電壓時,可控硅會在每個AC電壓前沿導通。當可控硅電流降到其維持電流以下時,可控硅關斷,且必須等到C2 在下個半周期重新充電后才能再次導通。燈泡燈絲中的電壓和電流與調光信號的相位角密切相關,相位角的變化范圍介于0度(接近0度)到180度之間。
分析四:
通過R1與C1作用,來控制占空比,控制二極管通斷,同時結合R2、C2來實現可控硅的通斷控制,從而實現調速
分析五:
通過調節R1大小來改變C1充電時間,從而可以調節雙向二極管的導通角,使可控硅導通,形成回路,電機工作。R2和C2組成相移電路。
標簽:   電機 交流電機 電路 調速